一、 實驗室簡介
信息光學實驗室始建于2004年,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及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“電子科學與技術”專業和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“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”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實驗平臺。實驗室以現代信息光學為導向,開設驗證性、綜合性和設計性的課含實驗項目,在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基礎上,探索學生主動型實驗教學模式,是我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、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專業課含實驗、集中實踐、畢業設計和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重要依托單位,同時還承擔多項教育部和省級重點項目。目前實驗室有三個分室,面積約393m2,硬件設備總數為290余臺套,萬元以上設備50余套。實驗室下設三個分室,分別為:(1)信息光學基礎實驗室;(2)光信息技術實驗室;(3)光學綜合設計實驗室。
二、 實驗室體系
三、 規章制度
1. 《學生實驗守則》
2. 《實驗教學人員須知》
3. 《實驗室安全防火守則》
4. 《儀器設備維護使用規程》
5. 《光電技術學院學生專業實驗管理規范》
6. 《光電技術學院教師專業實驗教學管理規范》
四、 人員(含指導團隊)
信息光學實驗室現有教職員工6人,其中副高職稱以上3人,博士5人,40歲以下教師4人。形成了一支教風優良、具有豐富理論和實踐教學經驗且深受師生肯定的教學實驗團隊。
姓名 |
學位 |
職稱 |
專業 |
研究方向 |
鐘先瓊 |
博士 |
教授 |
光學 |
非線性光學、激光與光通信 |
程科 |
博士 |
副教授 |
光學 |
奇點光學、光學微操控 |
蘇禮坤 |
博士 |
副教授 |
光學工程 |
光學傳感與機器視覺 |
陳鋒 |
博士 |
講師 |
光學工程 |
光學傳感與機器視覺 |
朱海東 |
博士 |
講師 |
光學工程 |
三維立體顯示 |
羅莉 |
碩士 |
講師 |
光學 |
激光技術 |

五、 實驗項目
信息光學實驗室以“厚基礎、強實驗、重創新”為指導思想,結合光電信息的人才培養特點,根據課程內容設置實驗項目,實驗項目匹配理論教學,實驗內容由淺入深、由驗證性到設計性、由單一性到綜合性、由指定題目到自擬題目、由教師指導實驗到學生自主完成各類設計,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應用能力。
所屬課程 |
實驗項目名稱 |
實驗主要內容 |
信息光學 |
光學全息照相系列實驗 |
搭建光路掌握菲涅耳全息照相技術 |
聯合傅立葉相關圖像識別系統實驗 |
圖像識別及光學信息處理 |
阿貝成像和空間濾波實驗 |
空間濾波實驗及θ調制實驗 |
光學傳遞函數的測量和像質評價實驗 |
OTF測量和成像品質評價 |
光電系統設計 |
激光光電綜合測試系統設計實驗 |
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及數字干涉測量 |
彩色面陣CCD設計圖像信息處理 |
彩色面陣CCD顏色識別及圖像處理 |
光學設計像差測量實驗 |
球差、慧差和像散的星點法實驗及仿真 |
LED光源光電色綜合測試分析系統 |
LED的色品坐標、色溫和色偏差等測量 |
光電檢測技術 |
光電探測器特性測量實驗 |
探測器光譜、頻率和伏安特性測量 |
CCD光學多通道分析實驗 |
測量氫、汞和鈉燈的光譜特性 |
光纖通信技術 |
光纖端面處理及數值孔徑測量實驗 |
遠場光斑法測量多模光纖的數值孔徑 |
信號的電光-光電傳輸 |
數字信號光纖傳輸系統檢測與調試技術 |
光電成像技術 |
微光像增強器實驗儀 |
像增強器亮度增益及等效背景照度測量 |
線陣CCD應用開發實驗儀 |
物體外形、傾角、振動測量及條形碼識別 |
平板顯示器件原理與技術 |
液晶的電光效應實驗 |
液晶的時間響應、視角特性和顯示測量 |
投影儀綜合實驗 |
自行設計及架構投影儀 |
光傳輸與交換技術 |
激光器光束空間傳輸特性實驗 |
光束功率、發散角度及束腰寬度測量 |
基模高斯光束的變換特性分析 |
高斯光束光學矩陣變換特性測量與分析 |
光電檢測綜合設計 |
溶液濃度檢測裝置設計 |
設計及搭建未知溶液濃度光電檢測裝置 |
光電信息處理課程設計 |
光電信息處理及傳感系統設計 |
設計光學匹配系統及圖像采集等 |
五、重點實驗儀器
信息光學實驗室配置有光電傳感技術和光電檢測類、信息光學和光學圖像處理類、光纖技術及光纖通信類和光譜學與光電精密測試類等實驗設備。
劃分類型 |
設備名稱 |
型號 |
光電傳感技術和光電檢測 |
線陣CCD應用開發實驗儀 |
LCCDAD-II-B |
微光像增強器實驗儀 |
YHWS-II |
熱釋電紅外傳感噐實驗儀 |
KDS |
光電傳感器系統實驗儀 |
CSY10G |
激光光電測試系統實驗儀 |
CSY10L |
光電探測器特性測量實驗儀 |
RLE-SA06 |
信息光學和光學圖像處理 |
數字圖像信息處理與彩色編碼系統 |
XGB-1 |
光學系統像差傳函焦距測量實驗儀 |
RLE-ME01 |
聯合傅立葉相關圖像識別系統 |
GCS-XG-II |
全息照相與全息資料存儲實驗儀 |
XGZ-3 |
空間光調制器 |
PLUTO |
阿貝成像和空間濾波實驗儀 |
XGE-1 |
光纖技術及光纖通信 |
數字信號光纖傳輸技術實驗儀 |
DDF-C |
雙光纖通信傳輸系統實驗系統 |
THEGC-2 |
光纖干涉儀 |
SGQ-4 |
光譜學與光電精密測試 |
激光拉曼光譜儀 |
LRS-III |
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|
UV-1200 |
脈沖探測器 |
0.53μ-1.54μ |
多功能光柵光譜儀 |
WGD-8A |
光學多道分析儀 |
WGD-6 |
LED光源光電色綜合測試分析實驗儀 |
LMS-1503 |

六、實驗操作流程
1. 提前一周向學生告知實驗項目名稱,要求學生課前調研資料;教師需提前到實驗室調試儀器
2. 教師抽查同學講解各自調研資料,據學生所述作補充或點評;教師針對各組調研及講解打分
3. 教師講解儀器及注意事項,分析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可行性,引導學生思考
4. 學生分組實驗,教師巡查、解答問題,并針對學生動手實驗過程情況打分
5. 學生完成實驗并記錄數據,教師對實驗結果打分
6. 學生填寫實驗運行記錄表并對教師教學做出客觀評價
7. 實驗結束學生清理實驗臺面,教師檢查實驗儀器并調至正常狀態,關閉水、電、門窗
8. 儀器如有損壞,將需維修儀器記錄并告知實驗室主任,由其聯系維修事宜
9. 課后教師對學生整個實驗過程進行過程化綜合評價:資料準備及考勤20%;分組講解20%;實驗方法設計10%;實驗過程25%;實驗結果5%;實驗總結20%
七、實驗成果
Ø 課外科技活動
面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新任務和新挑戰,我院積極探索學生主動型實驗教學模式,實施實驗過程化綜合評價體系,同時以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為載體,探索出了一套開展學生課外科技活動、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模式,組織開展了光電設計競賽、創新性實驗研究和科技講座等形式多樣的課外科技活動。近年來,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、“挑戰杯”課外科技作品競賽、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等全國競賽中獲國家級一等獎6人次計3項、二、三等獎13人次計7項。


通過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,培養了大學生創新素質,是學生深入了解專業領域,完善知識結構、培養創新思維的交流平臺;以校內學科競賽為基礎,以全國全區科技競賽為重點,推動學生專業知識應用、提升創新能力、培育團隊精神的實踐平臺。
Ø 科研成果
實驗室先后承擔來自教育部、省級科研項目多項,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。近5年來在國內外期刊上共發表論文約40余篇,其中SCI和EI收錄23篇。
¨ 主要科研項目
項目名稱 |
項目來源 |
負責人 |
起止時間 |
高階非線性異向介質中光的異常調制不穩定性研究 |
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 |
鐘先瓊 |
2010-2012 |
磁非線性影響下超介質中的調制不穩定特性與應用研究 |
四川省教育廳 |
鐘先瓊 |
2013-2015 |
高能超短光脈沖的光波分裂研究 |
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|
鐘先瓊 |
2011-2013 |
人臉三維重建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|
四川省教育廳 |
陳鋒 |
2012-2014 |
新型多光束陣列光鑷技術的應用基礎研究 |
四川省教育廳 |
程科 |
2012-2014 |
新型光纖智能化監控系統研發設計 |
企業委托 |
程科 |
2012-2013 |
¨ 近期科研論文
序號 |
論文名稱 |
期刊名稱及類型 |
作者 |
發表時間 |
1 |
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phase error in phase measuring profilometry |
Optics Express (Sci) |
陳鋒 |
2010 |
2 |
Generation of ultra-short optical pulse trains varying with time in case of self-steepening effect |
Chinese Physics B(Sci) |
鐘先瓊 |
2009 |
3 |
Optical wave breaking in optical fibres with cubic–quintic nonlinearity |
Optics Communications (Sci) |
鐘先瓊 |
2010 |
4 |
Generation of High-Repetition-Rate Pulse Trains through the Continuous-Wave Perturbed by a Weak Gaussian Pulse in an Optical Fibre |
Chinese Physics Letters (Sci) |
鐘先瓊 |
2010 |
5 |
Cross-phase modulation instability in optical fibres with exponential saturable nonlinearity and high-order dispersion |
Chinese Physics B(Sci) |
鐘先瓊 |
2010 |
6 |
Modulation instability in negative refractive metamaterials with exponential saturable nonlinearity and self-steepening effects |
Optics Communications (Sci) |
鐘先瓊 |
2011 |
7 |
Evolution of hyperbolic-secant optical pulses towards wave breaking in quintic nonlinear fibres |
Optics & Laser Technology (Sci) |
鐘先瓊 |
2012 |
8 |
Modulation instability in negative refractive materials with saturable nonlinearity |
Optoelectronics Letters(Ei) |
鐘先瓊 |
2012 |
9 |
Impacts of higher-order dispersions and saturable nonlinearities on modulation instability in negative-refractive metamaterials |
Chinese Physics B(Sci) |
鐘先瓊 |
2013 |
10 |
Modulation Instability in Positive Refractive Metamaterials with Higher-order Dispersion and Saturable Nonlinearity |
Optoelectronics Letters(Ei) |
鐘先瓊 |
2013 |
11 |
Radiation forces of a focused partially coherent flattened vortex beam on a Rayleigh spherical particle |
Optik(Sci) |
程科 |
2011 |
12 |
Optical trapping of metallic Rayleigh particle by combined beam |
Optoelectronics Letters(Ei) |
程科 |
2012 |
13 |
Propagation dynamics, Poynting vector and accelerating vortices of a focused Airy vortex beam |
Optics & Laser Technology (Sci) |
程科 |
2014 |
14 |
Modulation instability in metamaterials with third-order nonlinear dispersion |
光子學報(Ei) |
鐘先瓊 |
2013 |
15 |
飽和非線性下零色散附近的交叉相位調制非穩定性 |
光子學報(Ei) |
鐘先瓊 |
2009 |
16 |
高階色散和飽和非線性下的交叉相位調制不穩定性 |
中國激光(Ei) |
鐘先瓊 |
2009 |
17 |
五階非線性光纖中高階孤子的壓縮特性研究 |
光電子.激光(中文核心) |
鐘先瓊 |
2009 |
18 |
五階非線性光纖中連續譜相位擾動下的光傳輸與脈沖串產生 |
光子學報(Ei) |
鐘先瓊 |
2011 |
19 |
飽和非線性正折射異向介質中的調制不穩定性 |
強激光與粒子束(Ei) |
鐘先瓊 |
2011 |
20 |
高階色散下飽和非線性負折射介質中的調制不穩定性 |
中國激光(Ei) |
鐘先瓊 |
2012 |
21 |
聚焦部分相干渦旋光束作用于不同折射率瑞利粒子上的輻射力 |
強激光與粒子束(Ei) |
程科 |
2011 |
22 |
平頂光束和平頂渦旋光束對金屬瑞利粒子的光學俘獲 |
強激光與粒子束(Ei) |
程科 |
2011 |
23 |
相干與非相干合成光束對金屬瑞利粒子的光學俘獲 |
物理學報(Sci) |
程科 |
2012 |
24 |
經光闌衍射的平頂渦旋光束位相奇點的演化特性 |
光子學報(Ei) |
程科 |
2012 |